11月15日上午,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“构音不清伴左侧肢体乏力1小时”的中年女性患者,考虑患者病情危急,不能言语,左侧肢体已完全不能活动,急诊中心王翔主任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及病情评估后,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,时间一久,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语言及肢体活动功能丧失,经病情评估后判断为“急性脑卒中”可能性最大。对脑卒中的治疗来说,时间就是生命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赛事紧张有序的开始了。立即启动急诊卒中流程及绿色通道,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,完善相关查体及NIHSS评分(14分),在排除溶栓禁忌后,确认患者符合静脉溶栓指征后,与患者家属沟通,充分告知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,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,患者家属知晓理解并签署溶栓治疗同意书。
各项沟通都完成好后,按卒中标准流程,立即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,溶栓过程中急诊中心的医护人员相互配合,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,定时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出现溶栓相关并发症(神志改变、消化道出血等),经过一小时的溶栓治疗后,患者构音不清的症状较前好转,患者左侧肢体肌力由I级恢复至lV 级。此次溶栓成功,离不开相关科室的通力合作,效果十分明显。
此例成功救治是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首例急性脑卒中溶栓治疗,该患者入院就诊至静脉溶栓仅用了一个小时,整个过程是对生命负责的最美诠释,也充分证明了我院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救治能力,更大程度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,守护“生命通道”。
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,可以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,从而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。发病后超早期(最佳时间为小于4.5小时)静脉溶栓是最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,可在缺血脑组织尚未发生坏死之前,通过溶栓药物使阻塞的血管再通,挽救缺血脑组织,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患者的预后。进一步强化医院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流程,提高脑卒中溶栓时间窗的救治效率,为全县区域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供稿:急诊科
编辑:杨巧燕
审核:王 翔
版权所有@ 2025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(白沙黎族自治县医疗集团总医院)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 邮编:572800 琼ICP备2023008750号